今早受今古传奇之托,写一篇关于推理的科普文。
坐在沙发上,喝着咖啡,回忆有关推理的片段,从爱伦坡到东野圭吾,几个世纪了,可写的东西太多,要找一条清晰的线条将他穿起来,并不容易。想着想着就走了神,很多长久以来的念头一格一格浮现上来。
先是关于悬疑,悬疑是所有小说的必备元素,生活本身就是悬疑的活剧。只不过在这过程中不同的小说,悬疑的比例不同而已。没有悬念的小说,显然是缺乏社会价值的。(记住是社会价值不是文学价值。很多我完全看不懂,基本没有情节的小说都是文学名著,这是理念和思考角度的差异,不用太过计较。)
接着想到了武侠,这时候有点奇怪,联系我的武侠版编辑让我写推理科普文?难道是用在今古传奇武侠版上?不太可能啊。
武侠与推理,在我心里完全没有交集。
2
说起今古传奇,不由想到最近看得一些武侠文章,我并没有全部看完,我对武侠的兴趣早已经在若干年前完全失去了,所以翻了几翻之后,感觉有一丝萧索。
那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,作者的文笔都很好,一个个人物跃然纸上,翩翩书生,虬髯大侠,风情侠女,冷面剑客。
看着看着,我就觉得很烦躁,我真想说,为什么还是这么些东西在当主角?
这种情绪让我想起了美国英雄漫画没落的那几年。美国队长,蝙蝠侠,蜘蛛侠,闪电侠。繁荣过后,平稳了一段时间,在某一时刻,忽然集体衰弱。我想当时的美国人也应该是和我一样,看到那些老英雄新英雄,都是内裤外穿,干着差不多的事情。从童年一直看到成年,这种烦躁是必然的。
早在梁金并存,新武侠扫去旧武侠的颓风,开辟黄金时代的时候,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:轻功,帮派,江湖,内力,暗器就已经存在了,情节无非是侠士与恶势力的斗争,人物不是少年侠客,英俊公子,就是冷面书生,虬髯大侠。加上七七八八的侠女,错综复杂的爱情。几十年过去了,现在的人还是在写这些。
形象也就不去说它了,最要命的是,所有的主人公,性格都可以在以往的武侠小说中找到标本,似乎武侠小说中的人就必须是那个样子。
古怪的,神经质的,豪放的,睿智的,单纯老实的。做着武侠小说里的人才会做得事情,比如拿坛子喝酒,一个人吃一桌的菜,长声大笑,要么下棋,品茶,论禅,要么在月黑风高的晚上在屋顶飞来飞去,黑衣人晃来晃去,迷魂香蒙汗药,太多了。
武侠小说有着太多的特征了,曾几何时,那些经典的场面是如此让我们心动,一湖一舟一妙僧,一山一崖一胡琴,无论是沙漠横刀,在沙中劈斩的侠客,还是踏叶而行,迎风芙蓉的仙子,都让我肾上腺素过量分泌,然而,现在,这些都成了特征,都成了枷锁。
读者们都长大了,这些太过相似的东西,老的读者看腻了这些,新的读者却有更多的选择,武侠的漫画,武侠的电影,更加直白的刺激,即使是小说,面对庞大的网络,很快也会看腻。
同样的时代,想想美国人是怎么干的,在所以得固有模式被挖掘干净之后,一篇杰作诞生了《蝙蝠侠,黑暗骑士》。英雄不在完全正义,不在不可战胜,坏人不再穷凶极恶。
美国人开始反英雄,于是英雄漫画复活了。
在某些时候,只能彻底颠覆,即使你再怀念也没有用。
3
推理,爱伦坡时代,1800纪元的事情了,到现在200多年了,嫌疑人x的献身又是一本杰作。
200年经历了什么?密室讲义,推理小说的二十条规律等等,推理小说无数次经历了油尽灯枯的局面,但是还是有杰作产生。
相比推理小说,武侠小说可变的空间更大。其实,奇幻小说也是武侠小说,仙侠也是,甚至倪匡的一些玄幻也是武侠。然而现在今古传奇上为什么只由单一的老派武侠,我相对的称呼为“本格派”武侠?
武侠长出的枝叶,剪掉?
我不喜欢本格派武侠,不喜欢条条框框,更不喜欢传统武侠的结构。这么多年这么多人在写这种结构的东西,把什么都写光了,你就算能超越,你也不会去把精力放在这边。
从根本上改变吧。写写细节,写写人性,写写高智商细节,或者,换掉一些东西,把江湖帮派换了吧,把情节范围限定一下,写在海上,一艘船里发生的故事?写一个农民工习武的打包工头,写写大侠客荒岛求生?楚留香盗墓?写写翻江鼠蒋平的江底两万里?
在我看来,能写得东西太多了。快点干吧,不然都给我写完了。